运动指南

冬天更要动起来:研究表明寒冷暴露能延长寿命

冬天寒冷,但正是这个季节,锻炼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健康奇迹!研究表明,适度暴露在寒冷中不仅能改善代谢水平,还能延缓衰老、促进长寿。冬季锻炼能让你在寒风中焕发活力,走向更长久、更健康的生活。

 


冬天一到,动物们纷纷进入冬眠模式,而我们却该“动起来”?这简直是在挑战极限。作为冬天起床都要在被窝里斗争很久的困难户,想要迈出“冬季锻炼”这一步简直难于上青天。

记得在电影《中国机长》中,机长刘传建在机舱玻璃突然爆裂的生死关头,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身体素质,从万米高空安全降落,不仅挽救了100多人的生命,也创造了难以复刻的奇迹。电影开头有一个细节:机长每天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洗冷水澡,这个习惯恰恰帮助他在极寒缺氧的高空环境下保持清晰的头脑,精准操作。

null
电影中,机长刘传建发现机舱玻璃破裂(剧照)

在事后的采访中,刘传建提到,在部队时,他经常接受低温训练,这培养了他抵御极端环境的身体能力。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这种低温训练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有助于促进健康和长寿。

看到这里,你是否开始动摇了?想想看,把一条鱼放进冰箱里可以保鲜,那么适当“冻一冻”自己,岂不是能延缓衰老?或许,冬天出门运动一下,也未尝不可。

低温与寿命:或许低体温能让你活得更久?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很关注温度对寿命的影响。

最早的实验在果蝇身上进行,结果表明它们在21°C下的寿命大约是27°C时的两倍。类似的研究也在其他动物身上得到过验证:线虫在15°C至25°C之间,每下降5°C,它们的寿命便能延长75%;而对鱼类的研究也表明,在低温下生活的鱼类寿命更长[1]。

这些实验结果虽然令人惊讶,但这些实验动物在进化上都离人类太远,直到2006年,一项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里程碑研究,才让这一理论与人类的寿命相联系:科学家发现,当小鼠的体温降低0.3~0.5℃时,小鼠的能量消耗更大,而且雄鼠和雌鼠的平均寿命分别延长了12%和20%[2]。

null
体温低的小鼠寿命更长(参考文献[2])

但这一结果似乎与我们的常识不符,我们知道女性体温普遍比男性高,但平均寿命女性却高于男性。由此可见,温度和寿命的关系并不简单。

尽管如此,低温仍然在某些方面可能起到了关键作用,甚至影响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 CR)的延寿效果。

热量限制可以延长寿命早已是学界共识,但有科学家发现当把热量限制小鼠饲养在30℃温度的环境下时,热量限制延长寿命的效果也有所降低[3]。

这意味着,适当的低温暴露可能是延长寿命的一个有效因素。

为什么低温对人体如此有益?

低温对身体的好处远不止让你打个寒颤那么简单。科学家发现,寒冷不仅能让你感觉到“冷”,它实际上通过一系列生理机制促进身体健康,甚至可能与长寿密切相关。

首先,寒冷环境能促进一种非常有益的脂肪的产生——棕色脂肪[4]。

null
轻度寒冷暴露后,成人的棕色脂肪变多(参考文献[4])

你没看错,棕色脂肪并不会让你“长肉”,反而会帮助你燃烧脂肪、加速代谢[4]。我们日常听到的“脂肪”大多数是白色脂肪,它是肥胖的罪魁祸首,过多的白色脂肪不仅让我们发胖,还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5]。

相比之下,棕色脂肪细胞中含有大量线粒体,线粒体内膜上有丰富的产热素(UCP1),燃烧时消耗大量的热量来抵御寒冷,不仅有助于保持体温,还能通过改善代谢预防疾病。

有研究表明,轻微的寒冷暴露可以促进棕色脂肪的生成,尤其对肥胖人士有着显著的糖代谢改善作用[4,6]。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适量的寒冷刺激甚至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肌肉细胞的葡萄糖吸收能力[4,7]。

棕色脂肪对人体这么重要,尤其是中老年人,但在人体中含量却很少,只有5%,而轻度冷暴露是最简单的促进棕色脂肪生成的手段

那么是不是说明,住在寒冷的地方就更好了?

也不是,寒冷地区人类的寿命受各种素影响都很多,如饮食习惯,医疗环境,居住环境恶劣等,寿命都不是很长。比如因纽特人的预期寿命为70.8岁,而所有加拿大人的预期寿命为80.6岁[11],整整相差了十岁。

null
因纽特人在给打猎来的斑海豹剥皮(via wikipedia)

由此可见,地区温度不是影响寿命的单一因素,还要和饮食、医疗、环境等因素结合着看。

但我现在可以利用“温度”这个因素——选择在冬季锻炼,更有效的享受寒冷带来的长寿益处。

冬季锻炼好处多:燃脂、改善代谢

冬季锻炼的好处远不止抗寒。增加棕色脂肪的同时,运动还能加速脂肪燃烧,提升代谢水平。事实上,冬季锻炼比其他季节的锻炼消耗更多的热量,因此它是一种高效的减脂方式。

你也许会想,冬天一动就冻得瑟瑟发抖,但你知道吗?打寒颤不仅能让你更快速消耗能量,还有助于改善新陈代谢[8]。有研究表明,适当的寒冷刺激与寒颤反应能够改善葡萄糖耐受性、降低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同时还能改善血压[8]。

这意味着,寒冷暴露不仅有助于预防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还能在某种程度上防治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null
冬季滑雪锻炼

冬泳和冷水浴等冬季运动,正是通过这种寒冷刺激激发身体的寒颤反应,帮助加速能量消耗并促进健康代谢。

研究发现,常进行冬泳的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显著提高,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也增强[9]。此外,冬泳还能提升免疫力,有研究发现,常年冬泳的人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减少了40%[10]。

所以,冬季锻炼不仅仅是为了保持体型,它还是一种提升健康和延缓衰老的好方法。

冬季锻炼小贴士

冬季锻炼虽然好处多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在严寒中进行剧烈运动,特别是一些高风险人群。为了确保安全,长寿之家Changshou.com给大家总结了不适合冬季锻炼的人群,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不适合冬季锻炼的人群

  1. 1.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寒冷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2. 2.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寒冷干燥的空气可能加重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导致不适。

  3. 3. 产后妈妈:产后身体虚弱,过度暴露在寒冷中可能影响恢复,应避免剧烈运动。

冬季锻炼注意事项

  1. 1. 一套合适的运动服:分层穿衣,运动服最好挑选有吸汗速干层、保暖层和抗风层,避免受冻。

  2. 2. 手脚和头部保暖:保护热量,也是为了防止皮肤冻伤破裂。

  3. 3. 天气与空气质量:选择空气清新的时段进行运动,避免雾霾天气锻炼。

  4. 4. 运动方式:不要上来就选择冬泳等剧烈的运动,先选择低强度的锻炼,如慢跑、登山等,让身体逐步适应寒冷暴露。

null
冬季锻炼注意保暖

冬天并不意味着停下运动,反而是提升健康的好时机。虽然寒冷的天气让许多人却步,但科学锻炼不仅能抵抗寒冷,还能增强体适应力、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预防冬季常见的感冒和流感等问题。

当然,冬季锻炼也要注意安全,选择适当的运动强度和防寒措施尤为重要。根据个人健康状况调整运动方式,避免寒冷加重健康风险。特别是心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锻炼。

总之,冬季是一个提升健康的好机会,只要选对方式坚持锻炼,就能迎接一个更健康、充满活力的冬天。


参考资料:

 

[1]Keil, G., Cummings, E., & De Magalhães, J. P. Being cool: how body temperature influences ageing and longevity. Biogerontology. 2015 Aug;16(4):383-97.

[2]Conti, B., Sanchez-Alavez, M., et al. Transgenic Mice with a Reduced Core Body Temperature Have an Increased Life Span. Science. 2006 Nov 3;314(5800):825-8.

[3]Koizumi A, et al. A tumor preventive effect of dietary restriction is antagonized by a high housing temperature through deprivation of torpor. Mech Ageing Dev. 1996 Nov 29;92(1):67-82.

[4]Hanssen, M. J., Van Der Lans, A. A., et al. Short-term cold acclimation recruits brown adipose tissue in obese humans. Diabetes. 2016 May;65(5):1179-89.

[5]McNeill, B. T., Suchacki, K. J., & Stimson, R. H. MECHANISMS IN ENDOCRINOLOGY: Human brown adipose tissue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warming up or cooling down? Eur J Endocrinol. 2021 May 4;184(6):R243-R259.

[6]Blondin, D. P., Labbé, S. M., et al. Contributions of white and brown adipose tissues and skeletal muscles to acute cold‐induced metabolic responses in healthy men. J Physiol. 2015 Feb 1;593(3):701-14.

[7]Hanssen, M. J. W., Hoeks, J., et al. Short-term cold acclimation improves insulin sensitiv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Nat Med. 2015 Aug;21(8):863-5.

[8]Sellers, A. J., Van Beek, S. M. M., et al. Cold acclimation with shivering improves metabolic health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Nat Metab. 2024 Dec;6(12):2246-2253.

[9]Bartke, A., Brannan, S., et al. Energy metabolism and aging. World J Mens Health. 2021 Apr;39(2):222-232.

[10]Kolettis TM, Kolettis MT. Winter swimming: healthy or hazardous? Evidence and hypotheses. Med Hypotheses 2003;61:654–656.

[11]Wikipedia contributors. (2024, October 31). Indigenous Peoples Atlas of Canada. Wikipedia.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