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延寿”的说法近几年很火,但是极寒地区的长寿数据却不是很给力,这让很多人开始质疑这个听起来更像是养生玄学的说法。然而,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这一现象是有科学依据的。从果蝇到小鼠,甚至人类,适度降低体温(Tb)似乎能延缓衰老、延长寿命。
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科学家们又研究到了哪一步?近日,在《自然·衰老》上发表了一篇综述,系统总结了温度与寿命的关系及其机制[1]。长寿之家Changshou.com这就带你获取 “冻龄密码”。
低温延长寿命:从动物实验到人类数据
动物实验:低温下寿命翻倍?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在不同物种身上进行了多项研究,逐步揭示了温度对寿命的影响。
最早的实验在果蝇身上展开,研究者发现它们在21°C下的寿命是27°C时的两倍。类似的发现也出现在其他动物身上:线虫在15°C到25°C之间,每降低5°C,寿命就延长75%;鱼类的研究也表明,低温环境下的鱼类寿命更长[2]。
但以上动物都是变温动物,他们自身的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对于哺乳动物来说,环境温度或体温的变化是否对寿命也有如此大的影响呢?
事实是,有影响,但没有变温动物影响那么大。

人类数据:体温低的人更长寿?
2006年,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小鼠体温降低0.3~0.5°C后,能量消耗增大,雄鼠和雌鼠的平均寿命分别延长了12%和20%[3]。
对于人类而言,一项巴尔的摩老龄化纵向研究(BLSA)表明,核心体温低于中位数的男性比体温高于中位数的男性寿命更长[4]。
此外,2011年,一项涵盖了18,630名受试者的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平均体温较低,且体温较低者死亡率更低[5]。
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低温也许可以通过某种机制延缓人类衰老,甚至延长人类寿命。
低温如何冻龄?
最开始,科学家认为低温是通过降低代谢速率来延长寿命,就好比动物的冬眠,但这个观点已经更新,科学家们提出了更为复杂的分子机制:
激活“长寿通路”
• 激活长寿基因:在线虫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低温能够激活一些抗衰老基因,如TRPA1离子通道及下游的DAF-16/FOXO,以延长寿命。
• 增强蛋白质清理:同样,在线虫实验中,研究者发现低温可以激活PA28γ蛋白酶体,一种与蛋白质降解相关的酶,帮助清除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如亨廷顿病相关蛋白),进而减缓与衰老相关的细胞损伤。
• 抑制蛋白翻译,调节代谢:在果蝇实验中,科学家发现低温可以改变翻译起始因子结合蛋白(4E-BP)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线粒体蛋白质翻译;4E-BP还会与与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路径相互作用,减少代谢压力,调节营养感知,进而延长寿命。

热量限制(CR)
热量限制的延寿效果已为科学界所公认。研究表明,在热量限制过程中,小鼠的体温会下降,而这一降温过程可能是延缓衰老的关键。
科学家发现,如果阻止小鼠体温下降,让小鼠生活在30℃恒温环境中,热量限制的延寿效果就会消失。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IGF-1R信号对核心体温(Tb)也具有调控作用,IGF-1R信号通路活性降低,可以极大增强CR的低温反应(Tb降15℃)。

此外,在恒河猴和人类的研究中也发现,热量摄入减少30%,可以将体温分别降低1℃和0.2-0.5℃[13,14]。
这一发现提示我们,体温降低可能是热量限制延寿作用的核心机制之一。
冻一冻,还有哪些好处?
除了延长寿命,低温的益处还远远不止于此。
促进棕色脂肪生成,改善糖代谢
之前长寿之家报道过冬季锻炼的好处,低温可以促进棕色脂肪的产生,能显著改善肥胖患者的糖代谢[7,8]。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适量的寒冷刺激和寒颤反应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葡萄糖耐受性、降低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同时还能改善血压[9]。
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除此之外,低温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也展现出一定的潜力。研究表明,低温能够减少神经炎症,降低错误折叠蛋白的积累,这对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10-12]。
人类能靠“冻自己”延长寿命吗?
那么,低温真的能帮助人类延长寿命吗?我们是否能像实验动物一样,通过“冻一冻”来延缓衰老?
虽然低温在延长寿命方面的潜力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支持,但我们仍然不能盲目尝试极端的寒冷环境。
临床上,低温干预通常用于处理急性病症,如中风、心脏骤停等[6],这类治疗方法通常需要在专业设备和药物的帮助下,将体温短时间内降低3至5度。这种干预方式风险较大,不能长期使用。
一些温和的方法,如冰水浴,虽能提供一定冷刺激,却几乎不可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降低核心体温。就算能,可能大家也不会想尝试。
所以想通过体温管理达到抗衰延寿,是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

目前,低温模拟药物的研发正成为一个有前景的领域。通过模拟低温带来的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而无需实际降低体温。
但这一前提是在研究清楚温度对衰老及相关疾病的机制基础上,很显然,目前这一领域还有很大的空白。
因此,目前我们能做的,可能就是通过热量限制来调整饮食,间接调节核心体温,但这似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总而言之,“低温延寿”并非伪科学,从果蝇到小鼠,低温对寿命的影响已经得到了证实,人类或许也能从中受益。但我们仍需谨慎,因为低温对衰老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研究清楚。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关注低温可能带来的益处,但也要谨慎对待极端的低温干预。

《泰晤士报》近日就报道了一则新闻:4月14日,法国巴黎一家健身房在为客户提供冷冻疗法时,发生了氮气泄漏事故,造成一名工作人员当场窒息去世,另一位客户随即被送往医院抢救。
目前,在我国,只有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和专业执业人员才能展开冷冻疗法。因此,如果有需求,最好先咨询医生,千万别选无资质的小作坊!
参考资料:
[1]Conti, B. & De Cabo, R. Promoting health and survival through lowered body temperature. Nature Aging (2025) doi:10.1038/s43587-025-00850-0.
[2]Keil, G., Cummings, E., & De Magalhães, J. P. Being cool: how body temperature influences ageing and longevity. Biogerontology. 2015 Aug;16(4):383-97.
[3]Conti, B., Sanchez-Alavez, M., et al. Transgenic Mice with a Reduced Core Body Temperature Have an Increased Life Span. Science. 2006 Nov 3;314(5800):825-8.
[4]Roth, G. S. et al. Biomarkers of caloric restriction may predict longevity in humans. Science 297, 811 (2002).
[5]Waalen, J. & Buxbaum, J. N. Is older colder or colder older? The association of age with body temperature in 18,630 individuals.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A 66A, 487–492 (2011).
[6]Holzer, M. et al. Mild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to Improve the Neurologic Outcome after Cardiac Arrest.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6, 549–556 (2002).
[7]Hanssen, M. J., Van Der Lans, A. A., et al. Short-term cold acclimation recruits brown adipose tissue in obese humans. Diabetes. 2016 May;65(5):1179-89.
[8]Blondin, D. P., Labbé, S. M., et al. Contributions of white and brown adipose tissues and skeletal muscles to acute cold‐induced metabolic responses in healthy men. J Physiol. 2015 Feb 1;593(3):701-14.
[9]Sellers, A. J., Van Beek, S. M. M., et al. Cold acclimation with shivering improves metabolic health in adults with overweight or obesity. Nat Metab. 2024 Dec;6(12):2246-2253.
[10]Peretti, D. et al. RBM3 mediates structural plasticity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f cooling in neurodegeneration. Nature 518, 236–239 (2015).
[11]Somero, G. N. Proteins and temperature. Annual Review of Physiology 57, 43–68 (1995).
[12]Balchin, D., Hayer-Hartl, M. & Hartl, F. U. In vivo aspects of protein folding and quality control. Science 353, (2016).
[13]Soare, A., Cangemi, R., Omodei, D., Holloszy, J. O. & Fontana, L. Long-term calorie restriction, but not endurance exercise, lowers core body temperature in humans. Aging 3, 374–379 (2011).
[14]Lane, M. A. et al. Calorie restriction lowers body temperature in rhesus monkeys, consistent with a postulated anti-aging mechanism in roden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93, 4159–4164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