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家Changshou.com会定期帮助大家挑选优秀内容,掌握衰老干预领域新进展。本文转载自药明康德旗下公众号学术经纬(微信号:Global_Academia)。
编辑导读:《自然-代谢》的新研究揭示,我们喜欢吃什么,可能是有一套神秘的调节机制,如果可以控制这套机制,甚至可以影响寿命。
“今天晚上吃什么?”是许多人每天会面临的大难题。尽管现在可供选择的食物种类非常多,但仍然会经常面临难以抉择的情况。不过,这种食物选择困难症可能只是一种表象,因为科学家发现身体其实拥有一套内在的调节机制,能够推动我们对特定营养的渴望。 动物为了生存,需要根据自身内部的营养状态来调整饮食行为,这种调节机制被称为营养稳态,它确保了动物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然而,这种调节不只是涉及总体能量摄入,还涉及到对特定营养素的偏好。举例来说,当个体缺乏蛋白质时会倾向于选择富含蛋白的食物,这种现象被称为 “特定食欲”。 在最新一期《自然-代谢》杂志上,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一种名为速激肽(tachykinin)的肠道激素在食物选择中发挥了重要调节作用。当果蝇或小鼠摄入蛋白质时,速激肽会发生积极响应并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来阻止它们进一步摄取蛋白质,同时提升对糖类的食欲。除了食欲,速激肽还能通过特定机制影响动物的睡眠模式以及寿命,这也为理解肠道激素的复杂健康作用提供了全新视角。 在果蝇实验中,研究者首先为它们提供了蛋白质较为丰富的食物。作者发现随着果蝇摄入食物,肠道内的肠内分泌细胞活性显著提升,并且产生了大量的速激肽。随后作者为果蝇提供了含糖的食物,此时果蝇开始放弃了高蛋白食物,转而摄入更多糖分。 但当作者破坏了部分果蝇肠道中产速激肽的细胞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果蝇明显对糖分不太感兴趣,摄入水平远低于正常果蝇。 作者发现,速激肽可以通过作用于积极参与能量调控的脂肪激酶激素(AKH)的信号通路,以此抑制对蛋白质的食欲,同时促进对糖类的兴趣。这样可以确保动物在摄入蛋白质后调整摄食行为以满足其他营养需求。 另外,研究在小鼠中发现了一种与速激肽同源的激素——P物质。这种激素同样由肠内分泌细胞产生,会对摄取的蛋白质做出积极响应,并降低小鼠后续对蛋白质的欲望。 除了食欲,作者发现速激肽类的激素还会对个体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实际上,动物在食物短缺时会释放更多的AKH来抑制睡眠,优先支持觅食行为。而摄入蛋白质后产生的速激肽恰好可以作用于AKH分泌细胞,通过增加AKH释放使果蝇减少睡眠。因此,那些速激肽释放遭到干扰的果蝇,它们在摄入蛋白质后的睡眠时间会显著增加。 在整个睡眠周期中,速激肽对睡眠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白天的“午睡”阶段。这表明速激肽可能通过调节果蝇的昼夜节律来影响其睡眠模式,从而确保果蝇在最需要能量代谢的时段保持清醒。 最后,更加让研究者感到兴奋的是,他们发现抑制速激肽分泌的果蝇寿命得到了延长。研究推测当果蝇摄入蛋白食物后,速激肽可能过度促进了能量代谢,从而缩短了寿命。但其中的具体机制还需要更多研究进行探索,比如过往研究发现“蛋白质限制饮食能延长寿命”,这一现象可能与速激肽存在联系。 参考资料: [1] Ahrentløv, N., Kubrak, O., Lassen, M. et al. Protein-responsive gut hormone tachykinin directs food choice and impacts lifespan. Nat Metab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5-01267-0